贵州榕江:从洪水到重生股天乐,见证“村超”精神
贵州榕江,曾因“村超”而声名鹊起,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。然而,近几日,这座充满活力的小城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灾,曾经热闹非凡的球场如今淹没在肆虐的洪水中,曾经充满欢笑与呐喊的看台,如今被滔滔洪水所侵袭,留下的只是满目疮痍的淤泥。可就在洪水退去后,榕江人民的坚韧与热情,犹如那座曾经燃烧着激情的球场,再次点亮了希望。
洪水冲击,“村超”场地被毁
如果没有那些仍坚守在风雨中的“贵州村超”展板,恐怕很少有人能相信,眼前这一片满目淤泥的废墟,正是曾经承载着成千上万球迷梦想与热情的“村超”主赛场。6月24日,贵州榕江迎来了突如其来的洪水,暴雨连日,洪峰肆虐,这座曾以“村超”比赛而扬名的足球场,在短短10分钟内便被淹没,积水高达数米。两天后的6月26日,洪水退去,但留下的却是厚重的淤泥,最深处甚至达到60厘米。尽管如此,这片土地上曾经承载过多少球迷的激情与欢笑,却没有被这场灾难摧毁其灵魂。
展开剩余69%“村超”赛场位于榕江县老城区,那里的地势低洼。灾后,许多居民描述,洪水涨得极快,不到一会儿便从脚踝漫到胸口,甚至吞噬了大部分的一楼和二楼。部分低矮的建筑被水淹没,救生艇已经与房屋齐平,水势之猛,让人几乎无力抵抗。然而,尽管水灾带来无尽的困苦,榕江人民却依旧坚守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。
在洪水中守望家园
对于月寨村的足球队队长李远攀来说,足球赛场的拼搏精神并未随着洪水的汹涌而消失。此刻,他不再是那个在“村超”赛场上大放异彩的球员,而是和队友们一起,搬运着救灾物资,参与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中。在这场关乎生死的较量中,球员们毫不犹豫地把赛场上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对家乡的守护。
李远攀所在的月寨村因地势较高,受到洪水影响较小。但受灾严重的榕江县城,成为了他们的关注焦点。洪水退去后,李远攀和队里的20多名队员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,组织了分工明确的救援行动,分成小组轮班作业,进行一线救援、物资搬运和淤泥清理等工作。副队长李敏杰,连续两天没有休息,亲自参与救援,成功救出300多人。
这些年轻人和他们的家乡人民并肩作战,团结一心。李远攀曾幽默地回应记者提问,面对洪水和泥泞时,他们并不害怕:“我们在乡下踢球习惯了,泥土和水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。”这种乐观的态度也感染了所有人。
不仅如此,足球队和村民们自发组建了后勤保障队,为一线救援队伍提供温暖的饭菜。队员们和村民们早早开始采摘自家菜地的蔬菜,为救援队伍提供新鲜食材,有时一天要送出2000多份饭菜。有的村民甚至无私地将家中的房间腾出来,免费为救援人员提供住宿。每一份饭菜,每一次帮助,都表达了他们对这场灾难的无声抗争,以及对所有援助力量的感激。
“村超”重生,点亮榕江
经过几天的清理与恢复,7月1日,曾被洪水摧残的“村超”球场终于在淤泥清理完毕后焕发新生。虽然球场的草皮已经腐烂,场地满目疮痍,但随着清理工作的一步步推进,原本的面貌渐渐显现出来。虽然“村超”比赛因洪水而暂时停赛,但恢复球场的工作已经成为每一位榕江人的共同心愿。志愿者们、球员们与村民们齐心协力,背起铁锹、推着小车,日夜不息地清理场地,争分夺秒,恢复这片象征着希望和梦想的球场。
为了进一步恢复赛场的功能,来自各地的救援队伍与志愿者们也加入了这一伟大的修复工作。大型铲车、运输车的有序运作与群众队伍的合作,为清理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力量。大家分成昼夜两班,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“村超”重新启动。榕江县体育训练中心的主任唐龙告诉记者,尽管赛场损毁严重,但预计在7月中下旬,球场将重新开放,届时将迎来“村超”比赛的重启,继续为全国的球迷带来欢笑与激情。
传承与坚守:榕江精神
当夜幕降临,曾被洪水摧毁的“村超”球场,终于重新亮起了灯光。这一刻,不仅仅是球场的灯光重新点亮,更是榕江人民心中那份坚定与希望的光芒重新照亮了这座城市。球员们将被冲毁的球门重新立起,球场上,再度回响起熟悉的呐喊声。而这些声音,早已不仅仅是对足球的热爱,更是对这片土地、对家园的深深情感。
在灾难中,榕江人民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坚韧,而这一切,或许正是“村超”给予这座小城最宝贵的财富。它不仅为这座城带来了光荣与热情,更激励着每一个人,在面对困境时,依然能够紧紧团结,携手共渡难关。
来源:央广网、央视新闻股天乐
发布于:福建省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